朝雲浮九夏 暮雨落裳襟
虛寂無聲處 怡然覓樂音
民樂經典、中國原創音樂精華推介
雲音樂歌單: 九夏樂音 http://music.163.com/#/playlist?id=479732173
梅花三弄(Three Variations Of Plum Bllossom ) - 李祥霆

        古琴曲《梅花三弄》又名《梅花引》,早在唐代便已流傳民間。據明太祖之子朱權所纂《神奇秘譜》記載中就有東晉名士桓伊為王徽之(王羲之第五子)於笛上“為梅花三弄之調”的典故,琴曲名亦由此得之。
        樂曲以泛音演奏主調,並在古琴不同徽位上將曲調重復三次,是為“三弄”,從而表現出梅有傲骨,不惧霜雪的高潔品性。引子部分優美柔緩而富於節奏對比,為全曲結構之凝煉概括;第一段在低音區呈示曲調,以冷靜肅穆的音色勾勒出一幅夜雪晨霜,草木凋敝,惟有梅花靜靜綻放之畫面,其中附點節奏之運用賦予旋律更為傳神之表現力,猶如梅花在寒風和冬雪的摧折下,依然舞玉翻銀,生機勃發地挺立枝頭;再現樂段在以八度大跳造成旋律起伏的同時,結合“滚拂”演奏技法,於遒勁中營造出風雪交迭之意境,以此反衬出梅花迎風鬥雪之堅毅形象;尾聲處音樂情緖漸趨平穩,裊裊餘音中仿佛讓人隱隱聞見梅花的幽幽淸香......《梅花三弄》音樂情趣貼近古代士大夫階層,梅花的象徵意更是迎合了中國歷代文人雅士之追求。作為最具流傳度的琴曲,《神奇秘譜》有評語云:“梅為花之最淸,琴為聲之最淸,以最淸之聲寫最淸之物,宜其有凌霜音韻也”。
        按演奏時節奏與速度的不同,《梅花三弄》分為新、老兩種版本,“老梅花”由廣陵派的張子謙依《蕉庵琴譜》演奏,節奏自由跌宕。虞山派的“新梅花”,節奏規整,曲式嚴謹,是目前較流行也常聽到的版本。當代古琴名家李祥霆先生(1940- ),17歳拜師查阜西(1895-1078)先生學習古琴,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後,又師從被譽為“虞山吳派”的吳景略(1907-1987)先生,同時,也受到另一位古琴大家--管平湖(1897-1967)先生的很大影響,在該曲的演繹中,李祥霆先生在查老傳授之基礎上融入了吳老的演奏熱情,更以自己擅長的即興表達賦予樂曲以豐富内涵與全新聆聽感受。

2015-01-11 热度(87) 评论(6)
评论(6)
热度(87)

© 九夏樂音
Powered by LOFTER